录取到不太喜欢的专业的同学
都有这样的疑问:
能不能申请转专业?
容易转吗?要怎么转?
目前,绝大部分高校都可以转专业,考生只要有转专业的想法,就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。但在转专业之前,你也要认真问自己几个问题,你真的想清楚了吗?真的有必要转专业吗?
转专业的利弊
好处:有些同学为了能够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,选择了服从调剂或者填报了冷门的专业,实际上对于自己被录取的专业并不感兴趣。那么就可以选择转专业,去学习自己真正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东西。
弊端:①学习压力大。想要转专业的同学不仅要学好当前专业的内容,还要学习将要转去的专业知识,而且还不能有挂科的情况。
②所转的专业也不一定适合自己。有很多同学在转完专业之后发现新专业还不及自己之前的专业,甚至有的同学仍然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。转专业不是小事,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、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综合考虑,做好充足的调查后再做决定。
在深思熟虑后,如果还是想转专业,又该怎么转呢?广东各高校的转专业规定是怎样?我们一起来了解~
省教育厅转专业规定
虽然有机会转专业,但高校对学生转专业的人数和成绩要求也是有条件限制的。一些热门专业,由于报名人数多,也存在竞争,学院会根据学生的情况,包括他在原专业在大学一年的学习成绩、相关科目的学习情况,面试表现等来统筹进行选拔。
对此,省教育厅曾出台了《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,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。同时,规定了可以转专业和不可以转专业的具体情形。
《通知》要点
4种转专业类别:
1. 发挥学生特长
2. 疾病救济
3. 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
4. 各类教学改革(包括:大类招生培养分流、创新班选拔、学分制管理、对外交流合作、参与创新创业等)
5种情形不允许转专业:
1. 招生时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本、专科学生,如定向生、国防生等;
2. 特殊录取类型学生申请转到统招专业的,如免试生、专插本、三二分段、五年一贯制、第二学士学位等;
3. 休学、保留学籍等学籍状况不正常的;
4. 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报到环节;
5. 其他规定不能转专业的情形。
首先,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,也是一个帮助你明确人生方向,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的阶段。大学里,除了知识的增长,还有能力的培养,包括学习能力、处事能力、实践能力、生活能力等等。
第二,每个专业或行业,都有出彩、做出成绩的机会。正所谓“三十六行,行行出状元”,肯努力并付诸行动,总比空叹惜而碌碌无为好。
第三,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。高考生已是成年人,对于自己经过考虑而作出的决定、填出的志愿,就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,也应该对其负责。
对此,大家要有清楚的认识。如果自己确实无法接受所录取的专业,那就必须为喜欢的专业作出努力。
第一,在大学里有机会转专业、辅修专业。
很多高校都有相关的政策,退一步讲,大学会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,每位同学可以去不同的专业听自己喜欢的课程。不要被“我的专业是什么,我就只能学什么”这种观念限制住了。
第二,大学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工作不是必然联系的。
社会是变化的,工作机会也是多变的。除了少部分专业性极强的专业,很多同学会发现毕业后自己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并不“对口”,甚至是“南辕北辙”。但这些同学,在非所学的专业领域一样表现出色,一点也不比专业对口的同学差。无论是转专业还是跨专业工作,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行动。
另外,从各学校的转专业规定中也可以看出,学校虽然允许转专业,但也是有限定条件的,要想成功转专业,成绩很重要,努力很重要!
总而言之,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,考虑转专业的同学:
1.认真了解学校关于转专业的政策(何时可转、转专业的要求 );
2.辅修专业或专业课,提高自己。
3.通过考研跨专业;
4.接受本专业,学好知识、提高能力,增加竞争力。